听新闻
放大镜
夏味生清欢
2020-08-24 11:00:00  来源:检察日报

  丰子恺有一幅《树居图》,图中古树掩映着落篱老屋,柴门前二三布衣围坐长谈。画面构图简约,线条潇洒从容,一股宁静恬适扑面而来。

  溽暑夏日,简衣鹤步,到乡村老树下觅清凉、得夏味显得十分惬意。古旧小院,母亲早年手植柿树,而今已碗口粗细,枝繁叶茂,柿果累累。

  午后河边蹲坐,柳丝拂面,水光映照灰墙黛瓦。用铅丝篮子拉青螺,或用丝网张鲹鱼。梅黄雨细,河鲜泼剌,远处圩堤上有水牛剪影,牧歌轻飏,一派古雅意蕴。

  夕光酡红,不胜娇羞,林间鸟雀啁啾。暮色中,清炒螺蛳的香气在深巷里弄里萦纡,几人围坐,呷冰啤,吮青螺,剥食清煮豆荚,剔挑鲹鱼和龙虾,舌尖上的幸福与亲情洋溢的温馨,令人恍若隔世。

  黄昏院中洒一桶冰凉的井水,干涸的地面于是嗞嗞作响,细烟升腾。再搭一竹床,盛上一盆绿豆粥,一碗涨浆饼。绿豆青绿,优雅而诗意,不禁心生清凉。

  熬粥时,锅内绿豆翻腾起舞,粒粒绵软,汤色鲜翠,清香弥散,据说一定要“熬至滴水成珠”。母亲涨的浆饼,中厚边薄,油光粉艳,黄中泛焦,饼中孔洞如蜂窝。咬进嘴里,滑润爽口,酸中渗甜,朵颐生香。因涨饼里混有奇特的碱香,融合了菜油的浓香,所以味道浓烈而质朴。

  晚风清凉,家人围坐,嘬青螺,剥嫩菱,啃西瓜,嚼浆饼,其乐融融。院子里竹床发出的嘎吱声、喝粥的咕嘟声,应和着水边的蛙鼓虫鸣,这幅恬淡场景,如丰子恺的画,淳朴而丰富。

  母亲喜欢用麻虾酱炖蛋、炖豆腐。雪白衬着金黄,油汪汪,吹弹即破。以舌尖轻舔,感觉细嫩鲜香,柔滑爽口,在唇舌肺腑之间,缠绵不已。麻虾的鲜美连同故乡的味道,在唇齿间游弋、流蹿。旁边还有一碗丝瓜蚕豆汤,汤汁浓稠如奶,美味爽口。

  流萤翩跹,母亲会用蚕豆和绿豆做凉粉。新做的凉粉刨成丝,拌上萝卜丝、榨菜末、香菜末,佐以酱油、麻油,清凉酸辣,凉快而惬意。

  小院盛满清幽月光,树影迷离。啜一碗橙红粘稠的南瓜羹,除了满嘴的轻咸温润,还夹杂着南瓜的本色轻甜。独有一股井水般的澄澈清芬,夜色被荡涤得通透而悠远。

  院角薄荷丛生,叶片脉络清晰,优雅安静,浓绿幽密。采几片薄荷叶,洗净冲茶,茶香氤氲。也可到河边折一茎荷叶,晒干后烹茶。手摇蒲扇,斜躺藤椅中,看叶片不断沉浮,悟人生冷暖。慢品细啜,浮躁消遁。薄荷似荷,“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梅雨天喝雨水烹的清茶,促膝而谈,再相伴一小竹筐青嫩欲滴的梅子,则更有情致。品咂青瓜,嘎吱声有如冰河乍破。满腔满腹,都是对土地辛劳的感激。

  新菱煮熟,凉水沥干,肉质紧密,粉而不腻,诗意和水香一齐袭来。菱米烧绿头野鸭,濡软爽口,自有一股乡野气息和田园风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伏夏燠热,心远地自偏,抛开世俗和琐碎,临水而居,得乡风民情的濡染、芰荷菰蒲的滋润。夕阳隐退,暮色苍凉,青苇摇曳,乡愁潺湲流淌。夏日悠长而清凉,夏味带给人的清欢,如一抹清远的月色。

  (工作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 宫凤华)

  编辑:东台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