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依山傍海;别墅,鳞次栉比;庭院,花团锦簇;门前,车水马龙……这就是闽南东山县亲营村。清明过后是谷雨,燕语呢喃暮春至。我慕名前来,欣赏这个坐拥东山岛最大月牙形海湾乌礁湾,坐落于山海之间,以“一片薄紫菜”,成就“亿元大产业”,被誉为“紫”气东来的富美渔村。
亲营村,早在宋代就已有村落雏形。据传南宋末年,宋帝被元兵追杀退入东山岛,亲营村祖先潘穆齐率众抗击元兵,后被元兵所杀,宋帝念其救驾有功,钦赐其为司礼监,安葬于亲营山上。
徜徉在依山而建的一座座渔家别墅巷道中,只见绿树红花掩映,整个村庄在蓝天丽日之下,恰如那“一树红花照碧海”歌中的美好景象。亲营村四季风景各异,令人难以忘怀:春天来临,惠风和畅,花红柳绿;夏季之时,碧波万顷,渔歌互答,鸥鹭翔聚;秋风来惠,晴空万里,舟楫咿呀;冬天已至,温婉如春,青山如黛,樯桅如林……村前还有一弯月牙湖,清水荡漾,四周树木花卉环绕。
“紫”气东来,除了自然景观如诗如画,还有一层特别之意。那就是亲营村一项“紫”色产业——亲营紫菜。
“咱村是宜居宜业宜游的渔业小村,人口上千,都是‘讨海人家’。现如今,亲营紫菜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一曲渔家富歌,一张靓丽名片。全县80%的紫菜产自这里,被称作东山岛‘紫菜第一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坤生不无自豪地向我介绍。
这个季节看不到“百里海疆,千人忙碌”的壮美景观,要看需等到秋季。一位村委介绍,亲营紫菜的播种季节多在农历秋分前几天。那时候,各家各户的船只穿梭在“蓝色田园”,举目远眺,目之所及,尽是“种菜人”。“你看,沿着乌礁湾这一片宽阔的洋面,就是亲营紫菜的养殖基地。”来到村口,站在堤岸上,海风猎猎,村民说,这片海域,紫菜播种面积约为一万来亩,全村有100多户村民都是产业者。一到秋分至,舟楫咿呀,秋播秋收捞金银。由于光照充足,加上海域水质优良,亲营紫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为四方客商的抢手货。如今,品牌历经初创、运行、创意以及推广,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网红”产品,成为商场超市供不应求的紧俏货。亲营村的紫菜产业的年平均产值达到8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
“我们亲营紫菜,吃起来具有鲜、爽、嫩、滑四种美妙感觉,物美价廉,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随着村民的讲解,我特意要来一片烘干好的紫菜干,掰开一小块含在嘴里,果真向他描述的那样,既爽又滑,味道极佳,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口腔中回旋。村民们纷纷说,紫菜是做菜做饭做汤的上等食材,蛋花紫菜汤、鱼饼紫菜汤、鱼丸紫菜汤,还有紫菜包饭、紫菜寿司……
随着“亲营紫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在产销旺季,这个小渔村商贾云集,许多商家抱团前来。现在,该村正在大力发展电商,推广“电商﹢”模式,不断推出亲营紫菜的“线上团购,线下拼单”等营销策略;在产销旺季,借助“微商销售”“线上直播”“产销链接”等网络渠道,将产业链拓宽,使知名度不断提升。
“紫”气东来大产业,一片海苔富家园。紫菜特色产业强劲发展,亲营村先后荣膺省级“生态村”、县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文明村”“美丽乡村”“富美乡村”“党建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亲营,这个被誉为山水自然之美、人文精神之美、乡村特色之美、产业生态之美的渔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东山岛的蔚蓝大海边。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检察院 黄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