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违法占地经营危害铁路运行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铁路安全保护区 违法占地经营
【要旨】
针对在货运铁路支线安全保护区内违法占地经营农贸市场等问题,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依法提起诉讼等方式,促进另行选址修建、整体搬迁,既维护了铁路运行安全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活。
【基本案情】
位于贵州省西部的贵昆铁路水大支线,是为开发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加速“西南三线建设”,于1972年建成投入运营的西电东送、黔煤外运的重要货运铁路支线线路,全长40.28km,运行时速60km/h,年货运量约400万吨,日发货运列车4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水大支线六盘水市钟山区红岩街道路段,沿线群众为生活方便,自发在铁路安全保护区距离铁路路堤仅3.1m内,形成一处长约260m的农贸市场,与铁轨之间缺失封闭网。市场内一百余家商贩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近千群众聚集赶集,随意穿行铁路,曾发生严重碰撞事故2起,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仅2023年以来就发生防伤停车88次。市场内垃圾随意丢弃在铁路道床边,门店广告布、摊点太阳伞等飘浮物吹落到铁道上,存在着严重的铁路安全隐患。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4年1月1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贵州省人民检察院逐级将该线索交由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钟山区检察院)依法立案办理。钟山区检察院通过无人机拍摄、调查走访、现场勘查等方式调查查明:水大铁路沿线农贸市场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红岩街道开拓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然形成,处于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且没有防护网,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多年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六盘水工电段多次协调解决,区人大代表多次提出迁移市场的建议,但因市场形成时间长、辐射面广,同时涉及市场选址、搬迁、群众工作等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铁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成为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根据《贵州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十五、第四十一条规定,结合地方三定方案,钟山区人民政府红岩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红岩街道办)是区政府的派出机关,负责本辖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本辖区内村镇市场归行划市、路市分离、划点贸易具有监管职责。
2024年1月19日,钟山区检察院向红岩街道办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对钟山区开拓路农贸市场履行监管职责,消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
2024年3月18日,红岩街道办书面回复钟山区检察院称,已在道口树立了警示标牌,聘请工作人员开展值守,对群众随意穿行铁路的行为进行劝导规范。钟山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持续实地跟进查看整改效果,发现铁路安全保护区内农贸市场仍在经营,群众随意穿行铁路的现象仍有发生,铁路安全隐患问题依然突出。
【诉讼过程】
2024年5月13日,钟山区检察院依法向钟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诉请被告红岩街道办依法履行开拓路农贸市场的设置和管理职责,消除该处铁路安全隐患。起诉后,红岩街道办联合成都局六盘水工电段、六盘水车务段,和钟山区护路办、钟山区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形成另行选址修建农贸市场,将农贸市场整体搬出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的一致意见。通过召集群众、商户、摊贩等召开迁移动员大会,讲清政策,讲明利害,取得群众、商户、摊贩理解支持。在铁路、交通等相关部门配合下,红岩街道办事处共筹集资金22万余元用于农贸市场整体搬迁。铁路部门投资13万余元安设封闭网810m及实时监控摄像头1个,安排线路巡防队员进行巡查值守。2024年8月,开拓路农贸市场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共解决固定台位66个,固定棚子摊位22个,临时摊位80余个,增设雨棚1000m²,划定停车位50余个,聘用管理人员6名。铁路沿线已无门店、摊点飘浮物,再未发生过防伤停车情况。
2024年8月8日,钟山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查看整改情况,发现搬迁后的农贸市场整洁、规范、有序,赶集人数大幅增加,既解决了铁路安全隐患又兼顾了民生需求。经现场公开听证一致认为,新搬迁农贸市场已全面撤离铁路安全保护区,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已消除。8月20日,钟山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终结诉讼裁定。
【典型意义】
铁路外部环境安全关乎铁路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紧盯长期以来难治理、难解决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被违法占用经营的“老大难”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对于检察建议难以推动解决的整改难题,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确认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既消除铁路安全隐患又保障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