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宁静优美的小渔村,一片人间天堂。这里,有“像羞涩的眼睑般泛起涟漪的海面上漂浮着小船和沙丁鱼笼”的汤堂湾,有“像山茶花或船钉的形状一样聚在井底的小鱼”的村庄,有“像聚集在一起的气泡样传出吱吱嘎嘎声响的刚睡醒的小虫和贝壳”的海滩……这一切,是何等引人入胜!
去阳澄湖畔开会,是一个与水生态资源有关的项目。发言者没有多讲话,只是用投影仪放了许多水结晶的照片,让在场的人为之震惊。
原来,水也是有感知的。你在水边播放美妙的音乐,水结晶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瑞士日内瓦湖的水、日本富士山顶的雪水、非洲大草原的水,它们的结晶都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每一条轮廓线都很对称,散发着极其动人的光芒。而受到了污染的日本琵琶湖水,则显出变形虫的模样,惨不忍睹。
水结晶的图片,来自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的奇书《水知道答案》。江本胜很多年奔波于世界各地,采集不同的水样。他将水样放在冰箱里,温度控制在零下5摄氏度,取出后,在冰即将融化时用高倍显微镜拍摄结晶照片。那些颇具魔幻效应的照片,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远离污染的水,才会呈现美丽的风貌。
人类往往关注自己的情感、手感、体感,却不懂得水感——水也是一种生命,一种有感知的生命。正是因为水,我们的地球才区别于其他星球。也正是因为水,人类才可能绵延不绝。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正面临着一大难题——水资源的匮乏。随着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世界上许多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给大片建筑造成威胁。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明并不是永恒的。它有原初,就会有终结;既然有生,就会有死。海绵城市的课题,与每一个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与日常饮用的每一滴水密切相连,与水龙头的每一次开关同步合拍。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国际事件之一,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对此,从日本国内到沿太平洋地区到国际社会,针对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计划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的质疑和反对声浪,愈来愈强烈。很难想象,一旦太平洋遭核污水侵袭,有生命的海水,又该是如何的扭曲与悲愤。
水污染带来严重危害,日本早已有前车之鉴。1956年前后,日本熊本水俣市出现了一种怪病,患病者轻则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手脚麻痹,重则精神错乱失常,直至呜呼哀哉。引人瞩目的是这种怪病大规模爆发和蔓延,全市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水俣病”。
1959年,女作家石牟礼道子在市立医院探视住院的孩子。她目睹一位双目失明、两手颤抖的水俣病患儿的痛苦情状,不由为之深感震惊。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她开始对水俣病患者作采访,试图记录他们以及家人的悲苦人生。很快,小说《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在她笔下诞生了。
水俣,一个宁静优美的小渔村,一片人间天堂。在水俣,有“像羞涩的眼睑般泛起涟漪的海面上漂浮着小船和沙丁鱼笼”的汤堂湾,有“像山茶花或船钉的形状一样聚在井底的小鱼”的村庄,有“像聚集在一起的气泡样传出吱吱嘎嘎声响的刚睡醒的小虫和贝壳”的海滩……这一切,是何等引人入胜!
打破水俣村平静生活的,是窒素肥料株式会社前来投资发展。大企业的到来,令小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村里有了港口,有了道路,也有了学校。数以千计的人们进入窒素公司或配套企业工作。居民们纷纷以窒素公司为骄傲。在水俣市的年度收入中,企业税收收入占比是大头,而窒素公司的贡献份额超过了50%强。不难想见窒素公司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窒素公司对水俣市经济基础的影响。
光鲜亮丽的数字,掩盖不了这样的事实:在生产化学肥料的过程中,这家公司将含有甲基汞的污水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向水俣湾,致使水生物受到污染,许多居民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鱼类贝类而严重中毒,身体与精神无不遭受极大的伤害。水俣病事件,后来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石牟礼道子用女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形象的笔触,描写了水俣市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情况,水俣病人所遭受的无比痛苦:从远处看海,大海是沾满暗绿色的、沉甸甸的大海。撒下的渔网上沾满了青褐色、带有刺鼻异臭味的海底黏状物。渔民从粘在渔网上的黏状物,推测海湾内的沉淀物至少有3米厚。海底的鱼撞到海底的沙子、岩石角上,纵向把身体翻转过来又翻转过去。村子里的猫滴溜溜地转着跳舞,像喝醉酒那般,脚步摇摇晃晃。渐渐地,跳不动了,最后就用鼻尖儿,只用鼻尖儿倒立着跳,所有猫的鼻尖儿的皮都脱了,一晃一晃的,十分惊悚。
人们身上也出现了奇症。开始时手脚尖儿发麻握不住东西,不能行走,一走就会摔倒,不能说话,说话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拉着长音,嗲声嗲气。舌头也发麻,没有味觉,无法吞咽。眼睛渐渐看不见,耳朵听不见。还有人手脚颤抖,全身痉挛时两三个大男人也压不住……
《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仅仅是无数优秀环境文学作品中的一件。2020年,约翰尼德普主演惊悚片《水俣病》,以二战时期知名的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真实经历改编。尤金史密斯本已隐居多年,但他因水俣病事件再次拿起相机,去日本记录因汞污染引起的震惊全球的怪病“水俣病”现状以及企业与当地政府所作的隐瞒……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如果我们毁坏了环境,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人,从来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的。人类对自然所进行的不当行为,造成了自然的破坏,而被破坏的自然也会反作用于人类,甚至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地表之上的100米,海表之下100米,这是我们的地球经历了3.5亿年才形成的生命摇篮。这个摇篮抚育了世间的一切生灵。然而,人类在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却正在用自己的手将这只摇篮损毁。我们的头顶和脚下,上下之间仅仅200米,有人说这正是天堂与地狱的距离。谁不想进入天堂呢?可是却不由自主地坠向地狱……
其实早在1971年,就有一部长达167分钟、震撼人心的纪录片问世:《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这部纪录片拍了17年之久,同时,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土本典昭随后推出了总共17部的一系列相关记录片,包括《水俣报告系列》《水俣病起义——寻找生命意义的人们》《医学意义上的水俣病》《不知火海》《水俣日记》等。
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带给我们震撼,也带给了全世界关于水资源环境保护——这一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同时也带给我们希望,唤醒我们须知的责任和权利。
(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