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社会研究者,擅于在寻常中觅见不寻常,总能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里,觉察出社会互动所隐藏的奥秘。比尔曼重视人们的日常经验,坚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他的研究对象的“小”,恰能如针尖般刺破隐形的帷幕,洞悉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交世界,剖析出值得深思的社会关系与现象。
倘若梳理一下自己的社交谱图,我们大概率会漏掉一个群体,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彼此经常见面,有时还会交谈几句,甚至要掏手机扫描他们给出的二维码。即便如此,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他们仍属于陌生人的范畴。他们是门卫,我们日复一日擦肩而过的“那谁”。美国社会学家彼得·比尔曼在其著作《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中,以日常生活场景为研究范畴,依托独特的观察、采访、调查等视角,深入剖析门卫的职业角色及其与业主之间的社交特点。透过书中一幕幕情理并重、叙议结合的“场景再现”,或会颠覆我们对这一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
为什么要“寻找”学术界鲜少关注的门卫?比尔曼在该书前言部分讲述了一件趣事:他拜访一位朋友时,天色已晚,还下着雨,刚进入朋友所住的大楼,就遭到一名高大男子的阻拦。那人身着雨衣,看不清面目,受到惊吓的比尔曼拼命闯关,躲到朋友家中。后来得知那人并非坏人,而是门卫,尽管误会解除,这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陌生人的拦截,是门卫尽职尽责的表现,如果说“门”是家与外界的唯一通道,那么门卫则是这唯一通道的守护者。
“住户和门卫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他们会在长期的互动中相互调整彼此的节奏。”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对门卫的研究,需要多窗口观察,除了门卫的自我认知,还要有门卫眼中的业主,以及业主眼中的门卫。而随着观察的深入,比尔曼发现,一名出色的门卫,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社会学家,其对业主的了解是超出想象的,“小到是否喜欢点外卖,看了什么电影,大到是否有男女情,都难逃过他们的眼睛”。反之,业主对于门卫的认知,仅限于其是否热情,没有也没有兴趣了解他们的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社会关系网络。
每一份职业,都有它的价值和尊严,门卫也不例外,只不过其“站岗”之外的职业风采,很难为大众所深知,“多数情况下,门卫似乎无事可做”。业主往往认为,自己缴纳了足额的物业费,就应该享受到门卫的服务,且认为是个人就能胜任门卫。“最讽刺的是,当门卫完全无所事事的时候或当他们极其繁忙的时候,住户最有可能会观察门卫。”第一种情况下,业主会觉得门卫并不认真做事;第二种情况下,业主则感到被怠慢,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由此而会产生负面情绪。书中指出,厘清双方的社会关系,是分析和解决矛盾的前提,“门卫们从事其工作的方式不是卑躬屈膝,而是提供专业服务”。
在比尔曼看来,门卫虽以提供服务为本,但他们同时也是敏锐的管理者,具有超出常人的协调力、观察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每有棘手任务,当有人需要帮助,他们是最先作出应对措施,且不对外宣扬的。尤其是紧急情况下,他们往往是冲在最前面的人,让外面的食品、生活必需品等得以进入社区,架起了外部与社区内部的桥梁,使人们感到安全。所以,业主应当把门卫视为一种职业,要正视其在安全监督角色之外所履行的各种职责,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判。
为掌握第一手素材,比尔曼采访了多名门卫,并将他们的表述收入书中。面对工作内容的提问,门卫艾萨克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住户的生活更简单方便,以至于他们都无需动手。”门卫约翰说:“忙碌一番后安静下来,然后又开始忙碌。”门卫伊蒙说:“无聊,非常无聊。在一个人进来和另一个人进来之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说单调是门卫工作的特点之一,那么压力同样也是。对此,门卫佩德罗的话颇具代表性:“我最不喜欢什么?压力,压力很大。我已在这工作了一段时间,真的是一件压力很大很大的工作,它会让你感到压力山大。”
门卫与业主,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却难掩社会距离上的疏远。书中,比尔曼把大量笔墨放在了剖析两者“熟悉的陌生人”的微妙关系,他发现,面对给业主送快递、送外卖的外来人员时,门卫俨然一副主人的架势;而面对业主时,他们又快速回归到了服务人员的身份,形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语法”。
一名优秀的社会研究者,擅于在寻常中觅见不寻常,总能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里,觉察出社会互动所隐藏的奥秘。不同于以猎奇性和故事性取胜的社会研究,比尔曼重视人们的日常经验,坚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他认为“缺乏经验指涉、不关心脉络的抽象,在社会学意义上毫无价值”。他的研究对象的“小”,恰能如针尖般刺破隐形的帷幕,洞悉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交世界,剖析出值得深思的社会关系与现象。
作为一部关于门卫的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论述的虽然是纽约的门卫群体,但内核却是相通的,尤其随着国内高层住宅楼与商业物业管理的普及,从“看门大爷”到现代保安,门卫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故而,由此书,我们亦可一窥身边门卫的多重世界。
就业主而言,门卫如同一面倒扣在角落里的镜子,不翻开它,便无从了解镜面以及所映照的自我形象。对于熟视无睹的门卫,学术性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毕竟真正发现“水”之存在的,恰是生活在水中的“鱼”。
(任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