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年画满街,至今依然琳琅满目。年画在华夏史上有过很多名称,如“纸画”“花纸”“画张”“卫抹子”“斗方”等,直到清代才出现“年画”这个名词。其实,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华夏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最初时,年画始于贴门神。东汉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战国时,《山海经》也有同样的记载。明代前后,门神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西游记》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里做梦听到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告诉群臣后,开国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全副披挂、仗剑执锏,在宫门守卫了一通宵。这一夜唐太宗睡得很好。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宁,又不忍心老将夜夜侍立,他就命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两边。久而久之,秦、尉两人就成了门神。这是门神画成为年画的最初形式之一。
农历腊月廿三是祭祀灶君的传统节日。灶君,全称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有灶神、灶王、灶爷等称谓。在民间传说中,灶君除掌管饮食之外,还兼具考察人家善恶行径的职责,深受民间敬重。
华夏地域辽阔,关于祭灶习俗,南北有诸多不同,就连祭灶的日子也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祭祀用品更是多种多样,尽显地方特色。但有一点南北相同,就是张贴印有灶君神像的年画。
宋代是古代华夏社会的顶峰期,城市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唐代全国10万户以上的城市仅有十多个,而到宋代增加到三四十个,北宋京都汴梁(今开封市)人口在百万以上。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是市民对市民文化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从华夏绘画史上看,宋代的风俗画特别发达。这可能与许多画家为了满足民间需要,开始大量创作喜庆吉祥画不无关系。宋代民间兴起对绘画的欣赏热潮,据说与宋代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些关系。一次赵匡胤看画院收藏的字画时,问管理人员这些字画留着干什么用。管理人员说:“以奉人主尔。”是专门留着给你看的。赵匡胤说:“留着我独自看,不如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于是便令人把这些画赐给京城东华门外的酒肆。这家酒肆有这样的名人字画,自然引来许多人观赏,买卖也就红火起来了。其他酒肆见了也便跟着购买名人字画,在酒肆里张挂着吸引观者,流连食客。
宋代的茶楼、酒肆、勾栏、瓦子、药店、当铺遍布市井,一时纷纷效仿贴挂起字画来。宋代的文人们也推波助澜,纷纷染指丹青,参与收藏、鉴赏、品评字画。宋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苏轼、米芾、文同、司马光、欧阳修、沈括、黄庭坚、王诜等,便都是当时绘画、书法和收藏鉴赏的行家。在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下,市民们对绘画欣赏的欲望自然跟着强烈起来,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开始大量创作适合市民欣赏口味的喜庆吉祥画。过年时人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庭环境装点得鲜亮红火喜庆热闹,在购买贴挂神像画的同时,人们争相购买这些喜庆吉祥画装点环境,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喜庆吉祥画,以表现妇女、儿童、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内容为主,也有花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内容。据钱杏邨《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考证,五代两宋时期的不少知名画家,都曾画过此类适合过年贴的喜庆吉祥画。如五代时期的荆浩画过《楚襄王遇神图》,周文矩画过《秋胡故实图》《理鬟仕女图》,王齐翰画过《龙女图》《楚襄王梦神女图》,徐熙画过《长春图》《牡丹图》,徐崇嗣画过《春芳图》,房从真画过《薛涛题诗图》。两宋时期的李嵩画过《春社图》《观灯图》《货郎图》《采莲图》《花篮图》,苏汉臣画过《击乐图》《婴儿戏浴图》《婴儿斗蟋蟀图》,李公麟画过《昭君出塞图》《蔡琰还汉图》,梁楷画过《田乐图》,朱鲧画过《牛女渡河图》,宋徽宗赵佶画过《果盘图》等等。
这些画内容喜庆,故事性较强,很符合后代年画的特点。谢堃在《书画见闻录》中介绍评价苏汉臣画《婴戏图》时说:“有一卷,画彩色莲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兜肚,戏舞画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其一种古雅之致,竟莫与比。”顾炳在《历代名公画谱》中也说:“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从当时人们的这些评价介绍来看,宋代流行的喜庆吉祥画,其面貌与后代流行的年画里的喜庆吉祥画极其相似,这些画事实上就是宋代人过年贴的年画。只是在宋代,“年画”一词尚未出现。
把神像画、喜庆吉祥画等过年贴挂的画统称为“年画”,是清代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叫起来的。李光庭生活的道光年间前后,正是民间年画兴盛的时期。他写过一本研究清代民间风俗的书叫《乡言解颐》,书中有段记述当时民间过年活动的话:“扫除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贴挂的画很是恰当,其后人们也就跟着统称过年所贴挂的画为“年画”了。
华夏的年画,历史悠久。隋唐以前,因为印刷术尚未发明,那时的年画,都是直接画在桃木版或者纸上。隋唐时由于木版印刷术的发明,木刻年画开始兴起。宋代时,木刻年画有很大发展,开始出现着色和套色的年画。现存最早的一幅木刻年画是宋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的美女,故又名《四美图》。这幅年画高二尺半,宽一尺多,画面线条柔畅、形象逼真、神态轻盈、美丽动人。
明末清初时,年画以木版画为主,但也有大量手绘形式,受风格特征、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地域差异的影响,年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民间木版年画是在早期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内容的版画。由于民间对年画的不同需要,适应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装饰的不同位置、时间和环境,民间年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体裁样式,包括横竖方直、尺幅大小及张贴部位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年画丰富多样的形式也与其功用密切相关,有贡笺、中堂、对屏、屏条、对联、三裁、炕围、窗画、窗旁、窗顶、毛方子、月光、围桌、门神、门童、美人条、历画、斗方、灯画、拂尘纸、花纸、吊挂、神像、纸马、符箓、槽头画等二三十个品种。
在华夏年画绘画史上,宋代已有许多村社、丰稔、游戏等节令性、风俗性绘画。风俗题材在民间节日木版年画中也多有表现,其中有大量的节令风俗画,新年、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庆祝活动,年画表达了民众在欢度节日时的欢快心情,并增加节日喜庆气氛。除了节令风俗画,还有大量表现社会风俗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年画。吉庆祥瑞题材包括祥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符号等,另外还有一些博古图式的祥瑞物和用花鸟组成的图案花边或文字。娃娃美人题材的年画虽是以人物为主,但也大都具有吉庆祥瑞的含义。另外,许多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的风景也是年画中颇受欢迎的祥瑞题材。
明末清初,木版年画渐趋全盛,出现了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县年画。“杨柳青”年画原产天津杨柳青镇,那里是“年画之乡”,“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构图别致,笔法匀整,色彩鲜艳,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1960年元旦,邓拓曾作诗赞扬杨柳青年画:“三百年来版画新,民间艺术此奇珍。刀兵水火都历尽,杨柳青青大地春。”山东潍县也是木版年画的故乡,潍县年画主题突出、体裁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苏州桃花坞年画构图完整、形象简朴、色彩鲜明、装饰性强。三大民间木刻年画都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外版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苏州桃花坞年画很早就传入英国、西德和日本,尤其是形成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的日本“浮世绘”版画,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都受到华夏木版年画的很大影响。此外,早在南宋时,福建就开始刻版印刷年画,漳州、泉州、福鼎、福安是华夏东南地区木刻年画生产中心,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深受广大华侨的喜爱。
山东年画生产地域分布广泛。山东旧指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毗邻,地理位置优越。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叉,从鲁西平原经过,带动了沿河港口、码头、城镇的发展。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岸边的阳谷张秋、阿城、聊城、临清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沿岸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旧为东昌府治,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另外,当时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临张”指的是临清和阳谷县的张秋镇(旧属寿张县)。临清商贸频繁,被誉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素有“小天津”之称。当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河中帆樯如林,岸边车马络绎。这为年画的产生与发展、交流与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山东年画分布广泛,大致可分东、西两大系统。东部年画以潍坊杨家埠、潍坊高密、青岛平度年画为代表;西部年画以聊城东昌府年画为代表。鲁南的郯城、鲁西南的鄄城等地,也曾出现过年画作坊,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年画作品。
在这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机,许多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呼吁抢救与保护年画,以挽救这宝贵的民族财富,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作为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年画饱含了华夏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思想与精神理念,在现代化背景下仍值得我们品读、借鉴。
(李学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