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22〕7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我省推动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意见》自2022年11月2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江苏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农作物单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至2021年底,全省农药使用量连续16年负增长、较最高峰削减20.0%,化肥使用量连续12年负增长、较最高峰削减36.4%。尽管我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偏高、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作物单位播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高于全国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形势下,探索推进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有效管控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主要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常态化,定额制使用在规模经营主体中试点先行并逐步实现省域涉农县(市、区)全覆盖。与“十三五”期末相比,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均下降3%、利用率达43%,其中规模经营主体使用量下降4%,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明显进展。
三、重点任务
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目标,《指导意见》重点落实八项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两制”大数据平台。构建化肥农药产品、销售、购买、使用信息全程可追溯体系,经销商、购买人、购买量、使用人、使用量、使用地点及规模等上图入库、动态更新,实现全链条、闭环式、全方位智慧监管。二是打造实名制购销渠道。建设线下销售规范化门店,强化厂商直购、线上云购等的实名制管理,到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实名制购买和规范化销售门店运营管理。三是探索推行定额制使用标准。分作物制定化肥农药指导性定额使用标准,探索建立以农田面积、种植作物确定化肥农药最高购买量的监管机制,对县域范围内化肥农药销售量、使用量及重点区域、重点主体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四是推进农业生产精确管理。加快发展农业遥感和智能决策技术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完善作物生产管理智能决策系统,加快发展基于病虫害识别、作物营养诊断的精准变量施药施肥技术,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五是加快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等技术,创新轮作、间作等耕作制度,建设一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六是提升农药精准施用水平。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络,加强重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研究,强化农药有效性监测,推广精确对靶喷雾技术和装备,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和示范县。七是研发绿色生产投入品与装备。开发应用绿色高效新型肥料产品、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选育推广抗逆抗病、优质专用、肥药高效利用作物新品种,加强高效精准施肥施药、环境控制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发应用。八是建设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健全农田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生态沟渠拦截网、退水循环利用系统,发展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高标准农田,控制和减少化肥流失。
四、实施保障
为保障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各项目标有效落实,《指导意见》从三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建立技术专家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实现“两制”工作常态化、减量增效科学化。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两制”相关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引导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共同投入“两制”工作。三是强化绩效评价,建立“两制”绩效评价机制,开展全方位监测评估,实行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加强评价结果应用。
五、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绿色理念,助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江苏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左右,新型服务主体稳定在6.8万个,年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900多万亩次,积累了一套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体系,具备推进化肥农药“两制”工作的基础条件。《指导意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系统全面构建了实施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是新时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指引。《指导意见》有利于我省切实肩负起农业大省的重要责任,落实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签订的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化肥农药“两制”的具体路径,更好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支撑,着力提升种植业数字化水平。《指导意见》要求,采取制定定额使用标准、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普及科学施肥用药技术、研发绿色生产投入品和装备、建设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等综合措施,为化肥农药“两制”有效落地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意见》还贯彻数字乡村建设精神,特别提出构建“两制”大数据平台,完善作物生产管理智能决策系统,提高专家系统和作物模型对肥料、农药使用管理精度等,这为加快智慧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将有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规模示范应用,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化肥农药产品、销售、购买、使用信息全程可追溯体系,有效规范化肥农药市场秩序;科学衡量“两制”工作进程和水平,更好实现“两制”工作的科学化。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努力维护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利益。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品,直接关系农作物产量和农民切身利益。《指导意见》强调,推行化肥农药“两制”工作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首先在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中试点,打造一批集绿色生态和质量效益于一体的示范典型,引导相关农业生产主体自觉接受和参与,取得经验后逐步实现省域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指导意见》还明确提出制定自然灾害、病虫害大发生等特殊情况下的化肥农药定额使用应急预案,统筹农业生产和绿色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主要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服务、政策激励等手段,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两制”工作,营造关心支持“两制”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