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破绽》确实是一部值得观众仔细品味的悬疑影片。片中检察官与被告人的斗智斗勇不仅让剧情经历了多次180度的大逆转,更是让中国观众对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和若干原则有了一次直观的感受。
片中的男主角特德·克劳福德是一位力求完美的工程师。在发现自己的妻子詹妮弗有外遇之后,特德冷静地设计了一场周密的谋杀。特德先是在家中连开数枪,其中一枪击中了妻子头部。在警方赶到现场后,特德点名要求与警方人员罗布·纽奈利交谈,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允许进入现场的人员。进入现场后,特德令人吃惊地直接向罗布承认了自己开枪杀妻的事实,同时更令罗布吃惊的是,倒在血泊之中的女人竟然就是自己的情人詹妮弗,而罗布并不知道对方是个有夫之妇。很快,罗布就发现詹妮弗虽头部中弹,但并未死,子弹留在了她的脑子里,同时罗布也决定隐瞒两人的关系。特德立即被捕,在坦承了罪行之后,准备出庭受审。年轻、富有才华,同时又雄心勃勃的检察官威利·比查姆负责案件的起诉工作。
美国的刑事审判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即未经审判证明确定有罪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该原则要求控方若想请求法庭认定某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予以证明;若证据不充足,即使所有人都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法院也必须宣告被告人无罪。
在简单的案情、充足的证据面前,检察官威利决定提起公诉,并没有将特德的那句任何事物都有破绽的“忠告”放在心上。
审判时,特德反常地拒绝了任何律师为自己辩护,整个审判过程中特德都坐在被告席上心不在焉。但是当检察官申请证人罗布出庭时,特德等待的那个“破绽”出现了。特德毫不犹豫地揭露了罗布与自己妻子有奸情的事实,法庭哗然。关键证人罗布被发现与本案有着重大利害关系且未披露,法官决定依据“毒树之果”原则排除罗布所作的一切证言及其所收集的一切证据。
这里的“毒树之果”原则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一个著名且颇具特色的原则,其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立,是指如果执法机构的证据是通过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非法手段获得,则该证据不可作为法庭审判的依据。因为这些证据即使被证明是真实的,但其也是非法手段这棵“毒树”结出的果实,因而也是“有毒”的,必须被排除。长期以来,“毒树之果”原则被认为在保证程序公正、遏制非法侦查、保护被告人合法人权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到本案,即使所有人都认为、包括被告人本人也承认,被告人实施了谋杀行为,但法院因为关键证据被排除,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仍然无法宣布特德有罪。
最后,在检察官不甘、无奈与愤怒的复杂眼神中,特德洋洋得意地被无罪释放了。故事到这,也许有中国观众会问:“虽然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但证据本身证明的事实是真实的。如果该证据被排除了,那么按着合法程序再收集一遍、再起诉一次不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无罪释放呢?”
这里其实又涉及到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一事不再审原则,即任何人已依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者宣告无罪,那么就不得就同一事实或罪行再予审判或惩罚。
根据该原则,特德已经被宣告无罪,那么就同样不得因其枪击妻子的行为而再次受到审判。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该结束了。特德将妻子枪击成植物人,使情敌身败名裂,同时又利用制度规则,完美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特德偏偏仍不知足,在获得自由后,特德很快便以妻子监护人的身份签署文件,要求停止妻子的生命维持装置(特德被宣告无罪,因此法律上他仍然是自己妻子的监护人)。终于,机器被停止了,詹妮弗彻底死去了,特德心满意足了,检察官好像失败了。可事情到这里却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反转。检察官威利又一次找上了特德,称要以谋杀罪起诉特德。
当特德满怀自信地说出一事不再审时,检察官告诉特德:詹妮弗已经死去,其脑中的弹头被提取出来,经鉴定与特德所用的手枪一致,警方掌握了新的证据;虽然特德第一次枪击妻子的行为被宣布无罪,但其又实施了关闭被害人生命维持装置的第二次谋杀行为,检方将针对特德的第二次杀人行为提起公诉。最终等待特德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