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燕山脚下地道战
2024-02-27 10:16:00  来源:学习强国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明里打,暗里挑,消灭敌人最可靠。”一首在焦庄户村流传多年的歌谣,唱出了地道战机动灵活的斗争方式,为当地的战斗传奇涂上一抹亮色。

  焦庄户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冬,凶残的日寇大举入侵焦庄户一带,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和威胁。

  1939年夏,在冀东坚持抗战的八路军第4纵队3支队来到焦庄户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其间发展村民马福为秘密办事员。1943年,马福被选为焦庄户村村长,成为全村对敌斗争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村民经常到敌占区袭扰、破坏,搅得敌人日夜不宁。

  敌人视焦庄户村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仅高价悬赏缉拿马福,还加强了“扫荡”。为躲避搜捕,村民在家里较隐蔽的地方挖建口小肚大的地洞。等敌人来了,村民就藏进地洞,洞口用柴草或其他东西盖住,大家称之为“隐蔽洞”。

  地洞毕竟是死洞,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没有回旋余地。为保护村民安全、与敌人长期作斗争,马福开始带领村民挖建地道。经过一冬天的奋战,地道将各家的隐蔽洞连接起来,并从村里通向村外。1944年,为提高焦庄户地道的防护水平,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派人员来焦庄户推广冀中地道战的经验,教村民在地道内装上翻板,实现了防水、防烟、防毒气功能,并增加了陷阱、通风口、单人掩体,以及和地面相通的暗堡、瞭望孔、射击孔等战斗设施,还挖了十几处指挥所和休息室,使村民能较长时间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地道经过升级改造后,即使敌人找到洞口,使用烟熏、灌水等破坏手段,也不会对地道里的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地道结合地面人防工事和地形地物,增加了立体交叉火力,具备了打防结合的综合功能。此外,通过进一步的地道挖掘,焦庄户村的地道与南边唐洞村、北边大北坞村的地道形成了三村相连的“地下长城”。就这样,焦庄户地道在实战中不断改造和扩展,从最初只能藏人的隐蔽洞,变为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四能”地道网。

  抗日战争结束后,焦庄户村的地道维修和改造并未停止,最终形成全长11.5公里的“地下长城”,在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依托这一“地下长城”,先后与敌人英勇作战150余次,打死、打伤敌人1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子弹3000余发,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战绩卓著,1947年11月10日,顺义县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光荣称号。

  编辑:东台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