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香港大馆
当监狱成为古迹,它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香港中环的闹市里,留着一处古朴的静谧——大馆。我慕名而来,对这所现在的博物馆、曾经的法治中心,一探究竟。
中环被香港人称为港岛,每条路都蜿蜒曲折,每去一个地方都犹如爬山,大馆也不例外。从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一路上山,经过几道弯又爬上几个台阶,一座复古建筑映入眼帘。与周围林立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成为独特一角,这就是大馆。
大馆被称为香港中区警署建筑群,建于19世纪,由三项法定古迹——前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以及多座建筑组成,整体以红白相间为主。这里曾是香港执法、司法及惩教相结合的重地,相当于公安、法院和监狱的共同办公地。从“检阅广场”进入昔日戒备森严的大馆里,一场历史与文化的融合便由此展开。
因2005年底域多利监狱的停止运作、2006年警署的迁移,大馆被清空闲置,后历经长达10年的维修,成为如今香港最大的文物保育和活化项目。“保育”即保护历史建筑,“活化”即让历史建筑在保留下来的同时,仍可以有实用功能,焕发生机。
这里要着重介绍的是域多利监狱,它是香港首座监狱,在大馆建筑群中更为著名,监狱长楼以及曾囚禁犯人的A仓至F仓仍保留至今。
这些狭小的牢房曾关押了成千上万人,最有名的当数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据记载,1931年6月,胡志明在香港被捕,被关押于域多利监狱。胡志明于1961年写下回忆短文描述了这所监狱:囚室面积不值一提,只够人蜷缩而睡。头顶有一扇半月形窗口,并装上了铁枝。日间只有微弱光线射进囚室……囚犯每天仅能在窄长的天井中踱步15分钟,令人感觉好像置身又深又黑的井底一样。
事实上,大馆现在依然保留着当时的经典场景。一间巴掌大的牢房能容纳3个人,上下铺放置床位。为还原历史,部分监仓不设空调,游客可在此感受到囚房“夏酷热、冬刺骨”的艰苦。监仓还展示了入狱须知、入狱手册、监狱餐食等部分资料,通过投影还原监狱生活,是一场鲜活的沉浸式铁窗生涯体验。
E仓便是改造后的敞开式监狱,楼上3层共有78个囚室,地下则为四面通风的空间,后来成为囚犯进行劳动的场所。20世纪后期,域多利监狱改为羁留中心,羁留人员一般被分配较轻省的工作,例如洗衣、打扫等。E仓旁边的台阶位置曾用作洗衣场所,也因此得名洗衣场石阶。
如今的E仓,虽透着黑色铁窗、白色砖墙的金属和水泥属性,但已是一间咖啡馆。各牢房被打通,牢房内的不锈钢小桌椅整齐摆放,有青年在此闲适畅谈,这份惬意是过去与现在碰撞的产物,是勿忘曾经、珍惜当下。
走出E仓,不远处的B仓和D仓,正上演着域多利监狱的复杂历史与墙内人的真实经历,这样的展览,带来监狱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B仓曾是域多利监狱中保安级别最高的囚仓,展出的床架、囚衣、刑具仿制品等再现了当年监狱生活原貌,教育引导参观者反思。
D仓展览主要通过老照片呈现监狱改革的历史。据记载,历史上的刑罚种类五花八门,包括烙刑、流放、笞刑、戴枷示众、监禁及死刑。我们看到了戴着枷锁伏地示众的囚犯、戴着脚镣的囚犯,以及刑具九尾鞭等令人发指的画面,了解到昔日监狱管理对华人所施的惩罚往往比欧洲人更严苛。我们也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起,监狱管教开始注重教育进修、职业培训等帮助罪犯改造以重新回归社会的进步,犯人可以做木匠、厨师、清洁等相关工作,他们可以上街清洗围墙……正如仓内曾贴着“管教关怀助更生”的格言,它标志着监狱秉承惩教结合助力重生的信念。
这两处常设展览,让参观者倾听到域多利监狱昔日囚犯的心声,了解他们出狱前后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故事。这一场大馆之旅,是探索复杂多元的历史,了解墙内人的真实经历,更是对墙外人的警醒,何尝不是一次触动人心的警示教育?
监狱让人反思犯罪行为、人性恶习与人性尊严,监狱也是个协助遣返或递解非法入境者离境的中转站,令人感悟人生旅程,启发人们抱持谦卑、同理和接纳之心。如今,这个蜕变后的古迹联结大众,以可视的方式,提醒人们自由、坚毅、和平及社会凝聚等价值,共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走出监仓来到宽阔的“监狱操场”,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令人如释重负。有艺术加持的监狱旧址,为我们打开一道通往自由的大门,它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没有捷径,只有走法律明灯照耀下的光明正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让坎坷之路化作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牛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