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饼中有深意 兰芝永芬芳
2024-06-25 10:25:00  来源:检察日报

  赠花为贺,以书为礼,图为明代画家王文炜《祝寿图》(局部)

  面食以及面食中的饼,是在磨盘发明之后才普及的。在古代,饼是一种重要的吃食。至西汉初年,有关面食的文字记载多了起来。魏晋以后,饼的花样也渐渐多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吃饼这件事儿上,出现了许多和珍惜粮食有关的故事。

  北朝时期的将领王罴,生性节俭。王罴镇守地方时,有一次,朝廷派了一位使者来视察。王罴设宴招待使者,宴上就有饼。饼的边缘通常比较厚,口感不好,而中间就比较酥软。使者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用餐时便撕去饼的边缘不吃。

  王罴见了,很不开心地说:“农民耕种收获,费工颇多,舂米炊火,做成饼子,又用力不少。我看你现在吃饭这么挑剔,大概是不饿吧!”于是,就让手下把饭食撤去。使者顿时感到非常尴尬和羞愧,他显然知道王罴这突如其来的情绪,是自己浪费粮食导致的。

  到了唐朝,饼在餐桌上的地位更重要了。唐人赵璘在《因话录》里说“世重饼啖”。唐玄宗年间,鉴真和尚出访日本,粮食里就有“干胡饼两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万”。可见饼在唐朝人饮食中的地位。唐朝的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里还拿饼来做比喻:“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如果官员的才能配不上职责,就像在地上画饼,只能看不能吃。

  唐朝的饼,类型极其丰富。或许是因为唐朝人太喜欢吃饼了,导致许多和饼有关的传说都出现在唐朝,尤其是月饼的传说。但学者考证,月饼的雏形出现在宋朝。所以,唐朝的饼或许很圆,能令人联想到月亮,但和八月十五联系还真不大。不过,唐人的饼里却也发生过许多与节约粮食有关的故事。

  《新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时的宰相宇文士及上得朝堂、下得厨房,拥有一手好厨艺。有一回聚餐,太宗让宇文士及割肉,他一边割着,一边用饼来揩拭手上的肉末和油渍。见此情形,太宗的表情也由晴转阴,瞟了他几次。宇文士及假装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还在那儿傻笑,仍然慢慢地用饼揩手。切完肉之后,他就把那个饼吃掉了。显然,宇文士及通过吃饼打消了太宗的疑虑。

  唐朝人用饼揩油,应该很常见。中唐有个叫作李德裕的宰相,他在一本叫《次柳氏旧闻》的笔记里记录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说的是肃宗当太子时经常陪父亲玄宗吃饭。有一次,玄宗让太子切羊腿,太子也一边切肉,一边用薄饼擦刀上的油渍和肉末。本来开心吃饭的玄宗心情一下凝重了起来:自己未来的继承人这么败家吗?好在太子察觉到了父亲脸色的变化,切完肉之后就把薄饼卷起来吃了。玄宗看了,心中的石头一下就落地了,还高兴地对太子说:对待食物,就应当像这样爱惜呀!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太平广记》里也有两个。唐初名将李勣战功赫赫,被封为了英国公。有个老乡来京城办事,去拜访李勣。李勣设宴招待,桌上就有饼。这个老乡也挑食,就把饼的边缘掰掉再吃。李勣见了,叹了口气说:“年轻人啊,这饼要犁地两遍,下种莳弄、收割打场、用磨来磨、用箩来箩,最后才能做成。你这样浪费粮食是什么道理?在我这儿我就忍着,如果在皇帝面前,你这样可能就要掉脑袋了!”年轻人的脸一下就红了,羞愧不已。

  中唐时还有个叫作郑浣的官员,他担任河南尹的时候,有个乡下侄孙找他,想请郑浣给安排个工作。唐朝取士主要是科举考试,但也可以举荐,一些高官可以向上举荐人才。郑浣德高望重,名声也好,推荐个人并非难事,加上这个侄孙穿着寒酸,一看就是过惯了苦日子的,郑浣便答应了下来。

  侄孙赴任前,郑浣召集晚辈们一起聚个餐,食物中就有饼,还是馅饼,这个侄孙竟然剥掉饼皮,丢在地上,只吃里面的馅。郑浣见了大怒:“皮和馅有什么不同?我见你在乡下穿着破布衣裳种田,想必一定能体会农民的艰辛,所以推荐你去官府上班,不料你的虚浮不实竟然超过了那些纨绔子弟。”说完让他将饼皮捡起来。侄孙惊慌失措,颤颤巍巍地将饼皮从地上捡起来,郑浣接过饼皮,自己全部吃掉了。最后,郑浣送了这个侄孙几匹缣帛,打发他回老家去了,工作的事自然也就泡汤了。

  不独是唐人,对于宋朝人来说,吃饼也能体现他们对于粮食的珍惜。南宋的史学家曾敏行编撰过一本叫作《独醒杂志》的史料笔记,其中记录了一则北宋宰相王安石吃饼的故事。话说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京城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邀他一起吃饭。喝了几杯酒之后,上了四份肉、两块胡饼,另外一碗汤。萧公子平时骄纵惯了,拿起胡饼掏了个洞,只吃中间有馅的部分,把饼的边缘都丢在了桌上。王安石见了,啥都没说,然后把萧公子吃剩下的饼边儿拿过来自己吃了,萧公子顿觉得羞愧难当,急急忙忙便告辞而去……

  一枚小小的饼里头,承载着古人对于粮食的尊重与珍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这项美德传承和发扬下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邱俊霖)

  编辑:东台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