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2016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公司“性丑闻”事件的电影《爆炸新闻》对真实世界而言,无疑是一次“爆炸新闻”。影片高度还原了福克斯电视台前CEO罗杰·艾尔斯长期对女员工性骚扰,被诉至法院后迫于舆论压力,被迫辞职的新闻事件。影片不仅剑指真实事件中多位赫赫有名的主角,还在大银幕上展露了福克斯幕后大老板默多克家族内部嫌隙,美国总统通过电视传媒拉票等不为人知的内幕细节,是一部真实有料的电影。
福克斯电视台是美国最大传媒集团21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公司,作为创始人之一的罗杰·艾尔斯,为福克斯创下了半壁江山,就是这样一位叱咤新闻界的风云人物,在其光鲜、强权的外表下,竟然是位好色的登徒子。超短裙、大长腿、漂亮的脸蛋……凡被招录进福克斯电视台工作的女性,必须要经过这位高管“严苛”而“独到”的挑选。“观众要看的是你的腿,把你的腿露出来!”影片中,罗杰这句看似玩世不恭的玩笑话却意味深长。以提高收视率为借口,实则为了满足罗杰猥狎女性的欲望。他利用手中职权和新闻主播的位置与年轻女孩达成性交易,“你能力不错,我会提拔你,但是你要证明对我的忠诚”。
从历史发展来看,性骚扰是随着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不断提高才逐渐从道德范畴脱离出来的法律概念,国际上关于性骚扰没有统一界定,影片中,我们看到性骚扰不仅包括肢体接触,还带有性意味的凝视、言语挑逗和暗示。有研究表明,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性骚扰都屡见不鲜。据美国2018年一项研究显示,81%的女性曾经受过性骚扰,77%的女性受过言语性骚扰,51%的女性曾受到过接触性的性骚扰。
随着我国公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个原本“难以启齿”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8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动或者利用从属关系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事实上,现实中大多数女性对于被“揩油”一事大多采取隐忍不发的态度。北京一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曾对2000名女性雇员做过调查,遭遇性骚扰后,只有34.3%的人会向单位人事部门、工会或管理者投诉,而报警和提起诉讼者不超过20%,高达54.5%女性选择隐忍。相对于其他侵害,性骚扰案因证据采集难,一些处于边缘加上法律也无法界定的行为,如言语骚扰、非敏感区域的接触,等等,很难确定受害者确实受过性骚扰,现实中多以原告败诉为终,更难提赔偿。
曾致力研究该领域的麦金侬教授认为,性骚扰不必是基于性欲而引起,它也可能是一方利用权力侵犯另一方人身权利的行为,这种行为使受害女性面临“要尊严还是要饭碗”的艰难选择。片中名主播梅根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她是一位既得利益者,当年她拒绝罗杰提出的性交易条件,但仍被罗杰捧红为当家花旦。不过,最终她还是打破沉默,勇敢地站了出来,她说:“如果我们一直藏着掖着这件事,它还会重演。恶一旦被纵容,将有更多的无辜之人深受其害。在美女如云的职工中,却有一位女性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罗杰的妻子,一位臃肿不堪、不施粉黛的中年女性,她明知丈夫背叛自己,却依然站在丈夫身后,力挺这位不忠诚的丈夫。这让我想起当年身陷性丑闻事件的前总统夫人希拉里,正因她始终站在克林顿身后,才力挽狂澜,没有让克林顿因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被众议院弹劾。这些女性深谙名利场与“花边”新闻,孰轻孰重。更值得玩味的是,在真实世界中,正是这位道貌岸然的罗杰主导了克林顿“莱温斯基”案,压榨该事件的新闻价值,为福克斯公司创下不菲利润。利益始终是名利场追逐的对象,如今连自身丑闻也不容放过。
即便这样,远离名利场的看客依然需要选择相信影片中最后打出的字幕:指控罗杰·艾尔斯的女性们是第一批打倒这般有权势的女性,但绝不是最后一批。这,才是让看客激起生活勇气和热情的微光所在。(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