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继1944年4月起向豫、湘、桂进攻并占领之后,12月2日打到贵州独山,引起全国震动,国事如风雨飘摇。
1945年2月25日,《华西晚报》刊登了重庆文化界312人签名的《对时局进言》,提出要求国民党废除限制人民活动和言论自由的法令、取消党化教育、释放政治犯等六项主张。
1945年3月22日,由昆明文化界300余人签名的《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刊登之后,成都燕京大学学生率先响应。在中国代表即将出席旧金山会议前夕的4月1日,燕京大学30个进步社团,发起召开时事座谈会,围绕着“旧金山会议与中国”进行热烈的讨论,“民协”会员李中草拟了针对目前时局的宣言。1945年5月22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成都燕京大学全体同学为主张民主团结宣言》,该宣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从来没有比今天更迫切地需要民主,需要团结”。
1945年4月11日,成都文化界121人签名的《成都文化界对时局献言》在《华西晚报》上发表,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统治、尽快召开真正能代表民意的普选的国民大会、释放一切爱国政治犯等10项主张。1945年5月4日,“民协”按照党的指示,发动全市各大学105个社团在华西坝广场联合召开纪念五四运动26周年营火晚会,参加者达3000人。知名人士叶圣陶、沈体兰、范朴斋、吴耀宗、文幼章等应邀到会并讲话,一致谴责国民党顽固派对学校的特务统治,倡导民主。大会还通过了宣言,向全国呼吁,实现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重开全国各党派团结的会议,完成民主的统一,筹备改选真正代表民意的国民大会等。会后举行了数千人的火炬游行,不断高呼“要民主、要自由”“反对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特务滚出学校去”等口号。
针对1945年5月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公开拒绝建立联合政府,坚持独裁专制统治、准备发动内战的形势,成都展开了以揭露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黑暗统治为主要内容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阴谋、争取和平的斗争。
1945年8月,《华西晚报》连续发表《反对内战》《我们要求言论自由》《成都职业青年紧急呼吁,坚决反对分裂》《成都各大中学生东北学生吁请政府释放张学良》等文章,呼吁民主自由,反对内战阴谋。1945年9月6日,成都文化界248人发表《成都文化界对时局的呼吁》,指出内战的事实已更加浓密、更为扩大,这个内战的根源在于“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提出挽救当前危机、奠定团结建国大计的六项措施。
1945年9月8日,《新中国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华西晚报》《现代周刊》和“川康通讯社”“自强通讯社”等17家新闻单位联名致函重庆杂志界响应拒审行动,表示从即日起拒绝送审,迫使国民党于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抗战胜利前后,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借争取新闻自由斗争之机,首次在《华西晚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升官图》,揭露国民党贪官污吏的罪行。
1945年底,国民党在昆明制造“一二·一”惨案,1946年在重庆又制造较场口事件,成都举行了大规模的声援活动,把“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阴谋、争和平”的人民民主运动推向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