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三年的少年回到家中,金家的拼图从此完整,命运的转盘似乎重回原位。但少年脑后消失的疤痕、变化的鞋子尺码、与往日大为不同的饮食习惯,一切的细节都在追问:回来的人是走失的边杰吗?金父为何频频拒绝亲子鉴定,对少年破绽百出的身份视而不见?是不忍打破团圆美梦的将错就错,还是刻意掩饰真相的欲盖弥彰?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摇摇欲坠,尘封多年的案件悬而未决。
电视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以身份不明的少年小七和因失孤而坚守于打拐一线的刑警王士涂为中心,讲述了两人从相互对峙走向治愈彼此的过程。从与金家人相认开始,小七的一举一动就引起了王士涂的密切关注。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尘封的往事泛起波澜,真相最终水落石出。1984年,金满福出于对继子边杰的不满,恶意策划了一起拐卖儿童案,意图用这种方式让边杰“顺理成章”地消失。人贩子因为错认而误将王士涂的儿子豆豆拐走,自此一个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个父亲活在漫长的寻子途中。1993年,姐姐金燕误认为自己失手杀害了边杰,金满福企图埋尸掩盖罪证,意外发现边杰还活着,却依然残忍地选择了痛下杀手……
这部剧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派推理作品,它并不执着于曲折离奇的烧脑剧情,也没有采用讳莫如深的拍摄手法来增加悬念,在结局的设置上放弃了传统悬疑片题材擅长的重重反转,案件的真相随着故事推进呼之欲出。这正是创作者的用心所在。相较于吸引观众猜谜解密,它更希望通过剧情引起大众对人性的思考,提高对“失孤家庭”“拐卖儿童”等社会议题的关注。正如导演周全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甚至放弃了许多传统悬疑剧的叙事方法,把原本可以留在中后期释放的悬念信息,在剧集的前三分之二就展露无遗,为的就是让观众能更舒适更自然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而不受情节的干扰。”《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用满怀人文关怀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痛与爱交替、失去和寻找并存的人世间故事,它同情走失的孩子,怜悯失孤的家庭,谴责人性的恶。但同时它也让人葆有希望,也许明日曙光出现之时,迷路的孩子就会回家,因为家人的寻找从未停歇,亲人的思念不曾缺席。
由这部剧想到高分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也以陈年积案为引,一样将视角对准骨肉亲情。主角王响被困在儿子死亡的秋天,此后的20年,每当他想要放下苦楚的回忆向前走时,总是忍不住频频回头。在王响无数次的幻想中,都能看到浑身湿透的儿子流着眼泪坐在饭桌对面,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祈祷自己从未松开过。这份爱是如此的厚重而真挚,让剧外的观众得以与剧中人共鸣。也正因人与人共通的情感,我们才能体会王响难以放下的苦涩、理解王士涂十年如一日走在寻子路上的执拗。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爱因斯坦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如果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爱是唯一的答案;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爱没有限制。”爱让小七甘愿做边杰的影子,因为母亲的关怀是他梦寐以求的温暖;爱让边美珍忘记一切也忘不掉儿子,她望向回来的孩子的眼神里,似有千言万语,却只汇成一句:“饿了吗,中午吃了什么?”离别数载,最担忧离家的孩子有没有挨饿受冻,朴素的真情流露却有千斤的重量。唐代诗人孟郊饱尝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写出感人至深的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篇《游子吟》跨越千年仍在传颂,是因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因为发自真心,情真意切。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看不见影子的少年》正是文艺工作者关注现实的一份努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拐卖儿童案件关注越来越多,以此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陆续涌现。现实主义影片《失孤》在上映之初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它讲述一名父亲十五年如一日骑摩托,历经千辛万苦寻找被拐儿子的故事。在电影播出6年后,被拐儿童原型郭新振被找回,父亲郭刚堂漫漫寻子路上所有难以言表的辛酸苦楚,此刻终于有了回响。
无独有偶,《亲爱的》也是一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打拐题材电影。影片中,一边是亲生父母为了走失的孩子饱受煎熬、日夜寻找,一边是养母与孩子结下难以割舍的情感。观众在欣慰孩子终于回到父母身边、骨肉分离的痛苦总算能被抚慰的同时,也对养母的悲伤于心不忍。在两个家庭悲剧的背后,投射出人贩子的贪婪与凶残。河北邢台走失儿童解清帅被拐的25年间,妈妈始终不能原谅自己当年的一时疏忽,因为出门买菜将2岁的儿子独自放在家中,才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这也如同一根针,时刻刺痛着她,直到失散已久的孩子被找回,在相拥而泣的瞬间,破碎的心才被缝合。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的总制片人王旭东提道:“帮助失孤少年回家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我们生产影视作品不仅仅考虑娱乐属性,更多也要兼顾社会属性。”这也是该剧在每一集片尾发布“宝贝回家”信息的原因——多一分关注就多一分希望,汇聚星星萤火,也能驱散返航途中的重重迷雾。
愿所有走失的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找回自己的影子,寻回失落的自我;愿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能早日团圆,别来无恙。
(作者:江东徐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