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往往针对社会某种或某类问题展开叙述,从而引发受众深入思考。电影《第二十条》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手法直面“正当防卫”的现实困境,将善与恶、情与法、悲与喜、不同视角的碰撞等元素杂糅在一起,在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和艺术张力之中提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检察官韩明的个人形象实际上象征着刑法第二十条,韩明重拾初心的过程象征着“正当防卫”法条回归立法本意的过程。在经历张贵生死亡、郝秀萍跳楼、儿子被立案、同事被处分后,韩明内心深受触动,开始着手研究与王永强案类似的案件,但发现“都是这么判的”。在韩明办案陷入僵局之际,是同事吕玲玲的“我就觉得你行”,帮他重新找回被遮蔽的初心,唤醒了他内心深处沉睡的正义。
曾经的韩明知道打人影响工作分配,但依然不向猥亵者道歉,这是源自他内心深处的正义感,虽然生活的打磨让他日渐圆滑,但是生命的底色不曾改变——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是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吕玲玲“如果我们不能够拯救一个绝望的母亲,我们有什么资格穿上这身衣服”的话语掷地有声,但吕玲玲的形象何尝不是韩明内心的真实投射呢?在观众眼里,她更是千千万万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工作者的代表。
就立法本意而言,刑法第二十条既鼓励公众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也是为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弘扬社会正气。但是,从立法到司法需要一个过程,正当防卫的界限、认定有很大的争议空间,导致这一法条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极低。这一过程与检察官韩明的个人经历颇为相似,立法本意与个人初心、司法之困境与个人生活之重压等要素遥相呼应,影片以个人的成长来象征和隐喻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过程。
影片以检察官韩明、吕玲玲守护公平正义的行为,直观生动地展现激活正当防卫法条的具象化过程。在办理王永强案件过程中,他们依法调查核实、查找类案、召开检察听证会,这实际上分别对应影响“正当防卫”法条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准确适用的焦点与难点问题——调查取证难、打破司法惯例难、案件性质认定难。
现实中,多元价值碰撞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诚信缺失、制假售假、交通碰瓷、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等等,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困扰人民群众的“扶不扶、管不管、救不救”等问题亟待解决。就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于欢故意伤害案(93号)”“张庆福、张殿凯诉朱振彪生命权纠纷案(98号)”等涉及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的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7号)”“侯雨秋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8号)”等均涉及正当防卫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每一个司法案例,都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旗帜鲜明地保护正当防卫者和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充分发挥着引领社会法治风尚的作用。
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是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正当防卫制度作出了较为全面且系统的规定,对于完善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道德滋养法治,让法律法规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社会氛围……
当灯光亮起,当我们回望饱经沧桑又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根植于我们血脉深处的“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救死扶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优秀文化基因,在时间的长河中,必将熠熠生辉而又绵延不绝,向前奔流。
(作者: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