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南兰考段东北方向,相距20公里处的堌阳镇,曾是一座古城——考城。上溯历史,考城自汉代始名。因濒临黄河,受水患所扰,原考城多次迁城。位于堌阳镇的城池,系帝制时代考城县邑的最后一次迁址。
堌阳镇的考城建于清乾隆年间。城池虽小,却匠心独具。作为豫鲁接壤和战略要冲,考城城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街道多丁字,少十字,且少有平行街,如蛛网密织,似迷宫奇阵。城内公署、校场、神庙、学堂、书院等皆具,楼宇亭台,雕梁画栋,飞檐挑角,工艺精美。城池安防也颇有特色,城四周坚筑数丈高的城墙,城墙外是数丈宽、丈多深的护城河。四座城门一曰迎旭,一曰朝阳,一曰拱辰,一曰安澜,皆设铁索吊桥。
考城长达170余年的县治,让名不见经传的堌阳华丽转身,成为县邑政治、经济、文化汇集之地。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四方通达,引来八方贤才,让小城声名远播。
作为古城原居民后代,虽已看不到古城旧时城门巍然、城墙高筑、垛岩环列的宏大气象,但那长逾尺外、宽至盈拃厚墩墩的城砖是不陌生的。之前我家老宅的房屋乃至院墙,均由部分城砖垒砌。据老辈讲,皆是解放后城墙拆除时搬运过来的,城区居民几乎家家都存放有老城砖。
近30斤重的城砖,小时候搬不动,多是掀起一边,慢慢翻动。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踩在城砖上面学过跳远,在城砖上面画棋盘玩过走方游戏。家中至今存留着数块老城砖,仿佛流光岁月珍存的物证。
古城的建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古城人,尤其是城内的居民。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居民们利用临街门面、场地,做起各种经营。那些与人们生活生产相关的营生分外受宠,大到粮行、油坊、布匹店、染坊、菜店、铁匠铺,小到裁缝、发屋及豆腐、豆芽、酱油醋等加工的小作坊。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市面日趋繁荣。
城内每日有早集,每五日有绠会。赶考城集和绠会,是方圆几十里百姓普遍的仰赖。每逢绠会日,除店铺生意外,做摊位生意者、游走叫卖者也蜂拥而至,吸引四面八方百姓来做贸易、赏景致。常常城内的街巷旮旯都成了交易市场,幢幢招幌随风飘动,人流熙来攘往,摩肩接踵。
古城人不错过任何一个生财的机会。人官肚不官,民以食为天。那么多人赶集逛会,游荡大半天难免会饥肠辘辘,于是擅长烹调厨艺者于路边支起炉灶,烟火缭绕间,做出了各色各样诱人的饮食。胡辣汤、大油条、豆沫、烧饼、糖菜包,只要掏得起银子,都能让你吃饱喝好。这些风味食品,有的已成为“老字号”,至今仍是人们涵养味蕾的美食。
常有人说,城内人都是生意精,也的确是这样。传承历史基因,城内的居民几乎没有闲人,家家几乎都有增收的营生买卖,且大多是坐地生财,城内的地面说寸土寸金也不为过。浓郁的烟火气,是古镇最迷人的风景。
城区一带有多所骡马店,供外来游民、客商落脚住宿。人们出行、载物多是骡马车辆,所以骡马市在那时也十分热闹。一步入骡马市,骡马那种带有草料味道的粪便气息就会充溢鼻孔,而扛着箩头的拾粪老汉眼睛比鼻子还尖,一个绠会能捡几箩头牲口粪。牲口粪肥田壮地,古城人不让肥水外流。
商业兴旺中,古城不失文化氛围,不仅仅是县邑文化,民间市井文化也相当丰富。城内有文庙、武庙、鲁班庙、三圣庙、火神庙和城隍庙,有文昌宫、教育馆和戏楼等。有善吹拉弹奏者,有杂耍技艺者,随处可立地献演节目;说书唱坠人,一开腔就能招引人群围赏。一些节庆日子,古城街衢,长号班、盘鼓队吹吹打打,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的走街串巷,围观者人山人海。
古城的风俗文化余韵,我在孩提时还能略见一二。那时跟脚看踩高跷的我疑惑不解,五颜六色一身冠带、离地面三尺高的踩高跷人,他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他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是不是非常不容易……我把他们看作与正常人不同的高人了。
我的一位太爷也是一位高人,他是清时的书画家,据当时的县志记载:“索书画者,户限为穿。即杜门家居,种花木,养盆鱼,翛然物外,自适其适,……室中几案上,绢纸堆积尺许,兴来吮毫,濡墨解衣,磅礴挥洒,山水千岩万壑,令人意远……”这是我们家族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根脉。
古城善诗词歌赋者不在少数,留下了些许锦绣文章供后人品赏。“句来华月升高掌,弦与春江作大声”“字带风霜摧俗艳,诗成冰雪净烟尘”等诗句,皆出自古城文人墨客之手。
风雨沧桑240余年来,虽古城遗存无几,然护城河旧迹尚在。随着时代变革,城内变成城内大队、城内村,亦是后来的公社、乡及现在的镇政府机关所在地,以及各商业机构驻地和集市贸易中心。经受岁月洗礼,昔日古城遗风犹存,繁盛接续,不减当年。各种新兴产业蓬勃崛起,亦让昔日的古城在黄河岸畔绽放出耀目的华彩。街道两侧商铺林立,经营物品应有尽有。镇区一条国道连通豫鲁,让曾经的古城更显车水马龙、生机盎然。
岁月如歌也如诗,如今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正在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绿水青山,河清海晏。因生存突围,因避水而迁城的历史被定格,筑一城而带动一方兴盛繁荣的历史创建,亦堪为富有价值取向的历史经验。
(作者:赵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