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艺术乡村:乡村振兴的特异风景
2023-01-16 09:07:00  来源:检察日报

  用废旧木门改造门匾、拿山上的毛竹搭建亭子、把溪坑的鹅卵石垒成躺椅……浙江省宁海县葛家村,这座1600人的小村庄竟然有5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1000多件艺术品,形成独具风格的乡村景观。在这里,130多名村民重拾老手艺,不仅成为手艺精湛的“乡建艺术家”,还受邀成为其他村的“艺术顾问”。

  昔日乱石堆成了农耕园标志景观,废弃木料和农具成了艺术品,闲置地成了村民大舞台,旧房变成民宿……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艺术振兴乡村活动给乡村带来巨大变化。

  纪录片《美美乡村》记录了这些回归传统文化的艺术乡村,展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特异风景。

  1.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这个普通的村庄,经济不算富裕,籍籍无名。转变源于201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选中了这个默默无闻的村子,开展“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

  2019年,宁海县启动“艺术振兴乡村”行动,葛家村作为试点村。这场主旨为“艺术赋能乡村,村民振兴乡村”的活动,给葛家村带来了崭新的变化。这种培养村民为主力的模式,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试验。这场艺术试验的核心,是艺术专家负责指导,村民们作为设计主体,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培养出村民的艺术创造力,将村庄打造成颇具艺术气息的“艺术村庄”,吸引八方来客。如今的葛家村,成为了以融合设计开启“艺术振兴乡村”模式的发源地,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纪录片中的“粉小仙手工艺馆”原是一家早餐店,馆主袁小仙原本认为自己跟艺术根本不沾边。专家团队驻村后,发现她厨艺不错,就鼓励她用面团捏出不同造型。袁小仙尝试着用不同的蔬菜汁和出了不同颜色的面,并做成了许多精致的造型。后来,她又试着做布艺玩偶,没想到一举成功,颇受游客喜爱。袁小仙的丈夫葛国青见此,也跟着妻子一起走上了艺术道路。在手工艺馆里,随处可见的竹制桌椅、竹艺台灯、竹杯等都出自葛国青之手。据统计,2018年,袁小仙开早餐店年收入只有4万元;2019年,粉小仙手工艺馆收入10万元;2020年,“粉小仙手工艺馆”收入15万元;2021年上半年收入10万元。

  艺术振兴乡村就是要赋予村民新的技能,让村民人人化身“乡建艺术家”,增加和提升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庄的艺术元素和艺术水平。此后,艺术家们奔赴四川普格县德育村,以彝族人一天、一年、一生中典型的生活方式,与村民一起对德育村进行再设计,创造出名为“慢生活系列”的德育彝寨生活的旅游村,让在城市里奔波的人们来到这里,以沉浸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方式回归田园生活。

  资料显示,如今,“融合设计·艺术振兴乡村”课题实践已经推广到全国500多个村庄,近50万名村民正成为各地乡村不会离开的“乡建艺术家”。

  艺术改造成功了,村子漂亮了,乡贤回归了,经济发展了,艺术气息浓厚的葛家村成了宁海网红打卡点。一年数万名游客,让葛家村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寻回了曾经被时代忽视、被自己遗忘的自我价值。

  2.

  2019年,宁海县组织其对口扶贫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定汪村10位村民到葛家村参观,与葛家村的“乡建艺术家”师徒结对,并用一周的时间,亲自体验艺术乡村的魅力。不久,13位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和艺术家团队成员奔赴定汪村,他们的白色短袖上印着“葛家军西行记,宁海乡建艺术家赋能布依族乡亲”。这一次,他们在定汪村开展艺术帮扶15天,相互学习,共同赋能,以村民帮村民、村民教村民的形式,将自己在开展艺术振兴乡村工作过程中学到的技艺传授给定汪村村民。

  袁小仙带了8个布艺娃娃作为礼物。听说布依族的村民特别会布艺,她要好好跟他们交流学习。“乡建艺术家”葛三军说:“葛家村有800多亩的桂花林,我挑了3棵80厘米长的小桂花树苗栽到定汪村去。”

  定汪村有130多户人家,99%以上是布依族,村民擅长刺绣、木工、酿酒等技艺。跟葛家村一样,定汪村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这几年,村里种植蔬菜和菌菇,村民持续增收,日子越来越好。脱贫后,村庄该如何走向富裕之路?这是村民面临的难题。与葛家村村民的交流,给了他们灵感。

  清理垃圾,捡石运沙,做好设计,美化家园,两个村的村民们纷纷行动,扛锄头,拿榔头。双方合力之下,小村已有了“艺术范儿”:村民避而远之的废坡,如今有了古画枯山水的造型;村口新建的“未来书院”开门迎客;村活动室改建成了“葛汪之家”,原本的“赤膊墙”增添了美观的木质立面,象征着东部沿海的扇贝、海螺与定汪村溪中的鹅卵石一同筑起了室外休闲平台;“织梦坊”中,七八位绣娘手中针线穿梭,布依族传统花样落在葛家村的手作玩偶上,一件件民族风艺术品逐渐成形……

  “‘葛家军’就像发动机一样,把我们发动起来,再不抓紧学就跟不上时代了。”55岁的村民项昌琴带领六七个姐妹,主动加班研究产品,剪花样、做刺绣、裁布料、画图案。而就在两个村首次合作期间,定汪村首场东西部扶贫爱心直播上线,定汪村的巧娘轮番展示自己的编织、刺绣和压花等特色产品。当天直播超12万人观看,销售额逾5万元。

  我们可以从镜头中感受到两个村村民的合作无间。村民帮扶村民,本身就有天然优势,他们将每一次相聚都当成了一次节庆活动,彼此信任、依赖。当文化和艺术成为村民的梦想和追求时,对土地和家乡的炙热情感,成为了振兴乡村的创新力量。

  3.

  艺术改变乡村。这不仅是葛家村、定汪村、德育村三个村庄的共识。

  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的师生来到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他们在此进行了天马行空的实验艺术创作。家里的旧陶罐、老凳子走进展览柜,收获后的麦秸被做成艺术装置,农具变身雕塑;村居的墙壁就是画纸,秦岭的青山绿水、关中民俗风貌、当地历史文化等都是墙绘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一切让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这也是艺术?”他们感觉很新奇。

  没多久,在双方的共同合作之下,风格各异的艺术装置、题材多样的墙体彩绘开始装点着蔡家坡村。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村子还拥有了村史馆、美术馆和公共剧场。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4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的主会场,麦田为台、青山作幕,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观看话剧、音乐会、戏曲等艺术表演。村民是艺术的享用者,更是参与者。2022年,中央美院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将月球土壤样本的矿物分布图也画成了墙绘。如今,蔡家坡村村民会很有哲学意味地说:“割麦,就是艺术。”

  蔡家坡村展现的活力,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机遇。为了发挥艺术乡建的规模效应,2021年12月,当地政府为蔡家坡村、栗元坡村、栗峪口村等5个村子在全国挑选了5名“艺术村长”,他们分别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艺术院校。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余东村,当地人与中国美院等合作,开发出农民画衍生产品百余种。他们深入挖掘农民画特色产业链,推动线上线下销售,促进农民画家增收。此外,余东村还与西湖一号、趣藏数字科技、阿里拍卖等平台合作,将农民画做成元宇宙数字藏品全网销售。

  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这个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故乡,以年画衍生品开发为重点,实现“跳出年画,发展年画”的发展模式,开设了杨柳青年画世家作坊工作室,鼓励年画多渠道发展;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优化年画生产流程,创作了建党百年主题年画《建党百年庆》等新作,并加快推出年画数字藏品、年画明信片、年画印扇等产品,让文化产业拓宽了乡村振兴之路。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的吴山村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吴山村中遗存的50余栋明清时期民居、作坊建筑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一些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吴山村将酿酒坊、豆腐坊、糍粑坊等“九坊十巷”联动起来,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入驻艺术工作坊,让荒废已久的古老建筑在文化与艺术的双重滋养下“活”了起来。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美院十几名老师到下苑村居住,下苑村慢慢形成了成名艺术家们的聚落。如今,常住下苑村的艺术家有80多名,不仅是艺术家们的栖居地,还有民宿、酒吧、艺术展览、艺术市集、骑行大本营等多种业态。下苑村的小广场上,立着艺术家们创作的雕塑,成为游客来此的网红打卡地。不久前,50多名艺术家、在校学生和村民们一道,在村里画了一幅长达近300米的墙绘……

  艺术赋能乡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成效显著。在华夏大地上,艺术家走入乡村,村民走进大学,他们携手合作,深挖文化资源,积极改造乡村公共和个人文化设施,发展各自的特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赋能乡村,找到了一条乡村脱贫之后的振兴之路,让乡村更加美好。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样的新时代,乡村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郑晓贤)

  编辑:东台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