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给工作加码
2020-08-24 09:47:00  来源:检察日报

  “小胡,这周我们加把劲,争取再出三个起诉的。”周一的早晨,听着带教检察官的工作安排,我的思绪猛然回到了检察生涯刚开始时的一次提审……

  那时我在主办金融、诈骗与职务犯罪案件的部门见习。一次讯问中,我仔细听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但还是很难辨析其所言是真情流露还是满满的“套路”。回院的路上,我问师傅:感觉他讲得挺真心的,或许他的主观故意真的存疑?

  “眼泪不一定等价于真诚,回去再结合被害人陈述与书证好好分析下,看看是否还这么认为?”师傅这样回答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执着”,也体会到检察官练就火眼金睛的不易。司法办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避免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这是检察人一生的必修课。

  和检察官助理的新身份虽还在“蜜月期”,但每每看到师傅的待办案件列表和桌上垒起的高高案卷,“为他多分担一些”的想法总是不自觉地涌上心头。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为自己赋能,给工作“加码”同样刻不容缓。

  最近,我成了上海市检察院青工委微信公众号“青春检影”的一名小编,负责编辑以各区院检察官授课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在学习授课视频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线业务标兵对案件的独到见解;在梳理案件脉络的细节里,我尝试以各种方法最直观地还原事实;在编辑释法说理的部分时,我结合法条与情理向读者进行普法……看似简单的编辑工作,一旦结合了自己的思考,便充满学习和进步的快乐。

  虽然司法可以使犯罪分子得到相应的惩罚,但我更盼望人们可以提升防范意识,识别常见的犯罪套路。机缘巧合,我院的公众号“长宁检察在线”策划了两期防范新型诈骗犯罪的微信产品。我有幸成为了其中“检察官防诈贴士”章节的主笔,以所学、所感向社会宣传法治,守护正义。这一次尝试,让我对于利用新媒体加强基层宣传、提升民众法治意识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倒逼我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新型诈骗犯罪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多试一些、多写一点、多练一遍”是我给自己提出的赋能目标。检察“小白”虽才迈上成长的道路,但“王者”的段位始终是我的目标与方向。(长宁区检察院胡嘉俊)

  编辑:东台检察  
站长统计